回到主页

锦浪科技市值突破1000亿元

​今天早盘,创业板新能源个股---锦浪科技(300763.SZ)股价出现飙升,截至能源一号发稿时达282.58元每股 ,总市值首次超过1000亿。这也是国内首家突破千亿市值大关的、以组串式逆变器为核心的制造业厂商。它也是继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晶澳科技、TCL中环、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之后,进入千亿市值俱乐部的光伏公司。

broken image

2019年登陆创业板的锦浪科技,彼时发行价为26.64元,实际募资5.33亿,发行市盈率19.68倍。彼时3月19日上市当日,该公司开盘价即创出31.97元,大幅超出发行价。此后,凭借整个光伏行业市场的一路凯歌高奏,企业业务也全线飘红,股价随之一路飙升,如今正式突破1000亿市值的成绩,也让股东们看到了锦浪科技的投资价值所在。

目前,该企业的总股本为3.71亿股,每股收益1.43元。来自IHS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2021年锦浪科技排名全球逆变器出货的第三位,与2020年相比提升了四个位次之多。

作为最年轻的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创办人、董事长,出生于1981年的王一鸣堪称为众多A股公司中的学霸级人士。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后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电子与电信专业,入选国家特聘专家。2005年,24岁的他回到家乡宁波象山创办了锦浪科技。

在王一鸣的领导下,锦浪科技一直立足于新能源行业,为客户提供新能源的发电系统配套产品及服务,多年来研发销售的主要产品为组串式逆变器、分布式风力发电系统和部件。2013年起,他充分把握了行业市场风向,推动锦浪科技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也让其组串式逆变器的一体化业务获得了空前的成长性。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三年时间,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7%、83%和59%;净利增速为7.22%、151.3%和49%。可见上市之后,锦浪科技的营收和净利的增速明显加快。

2021年当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到历史新高的33.124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8亿,逆变器的销量高达70.5万台,同比增长了46.43%。企业并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的收入占比分别达85.82%和5.31%。其中,并网逆变器的收入从上一年的19.82亿上扬至去年的28.43亿;储能逆变器的收入也有大幅跃升,从2020年的3000多万元直线攀升数倍,达1.76亿元。去年全年,该公司来自新能源电力生产的收入也有8700余万,占比达到2.62%。

2018年,锦浪科技的外销、内销占比为57.65%和42.35%。2021年,外销比例继续扩大至60.44%,来自大陆地区的收入为8.25亿,占比39.56%。内外销的平衡策略也有利于保证企业在各个国家的市场政策出现波动时、获得合理的收益。

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预测,其盈利将达3.9亿至4.1亿,同比继续高增64%~72%,扣非后净利为3.56亿~3.76亿,增幅在76%~86%之间。尽管今年4、5月份疫情肆虐华东一带,影响到了国产芯片的出货从而间接波及到锦浪的原材料进货速度,但随着2022年6月疫情的逐步恢复,预计当月该公司的实际出货总和,将超过4月和5月两个月。

截至2022年7月27日,16家机构对于该逆变器厂商的预测显示,该公司的利润预计为10.1亿,同比增幅或为113%。每股收益预计为2.72元,同比增长或为40.93%。东吴证券的预测显示,上半年该公司的并网逆变器出货预计在40万台以上,其中二季度的出货环比增长约20%到30%。2022年全年的并网光伏逆变器或出货约110万台,同比增加60%以上。同时其预计,锦浪科技储能逆变器在上半年的出货约6万台以上,全年或在30万台以上,同比或增10倍。

2022年6月28日,该公司公告称,将募集资金扩产95万台的逆变器产能。2022年6月,该公司逆变器的产能为年产37万台,计划在建产能40万台,加上募资后扩充的数据看,其企业的名义产能将到达172万台,实际产能预计为500万台,产能兼容组串及储能逆变器。这对于企业在未来光伏的长景气周期中保持足够竞争力、大幅扩张市场占有率,全面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等带来了充分的保障。

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计有114家机构持股,其中基金113家,占流通股比13.38%。占总股本比例的10.59%。持股较高的机构分别是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广发小盘成长混合等广发系,中欧先进制造A、融通中国风1号灵活配置混合、嘉实成长收益混合A等。其中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持股总数755.55万股。(能源一号创作,转载请注明)

能源一号---碳中和价值新媒体

nengyuanyih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