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读财报 | 北美、欧洲及拉美组件销量暴涨,天合光能上半年营收125.46亿元且大幅提升

8月26日,全球光伏一体化核心企业天合光能(688599.SH)发布了上半年财报。  

销售端,企业总计实现出货5.84GW,同比大涨37%,海外多个地区出货增长势头凶猛。该公司前六月实现营收125.46亿元,同比增长16.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3亿元,同比增长245.81%。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82.1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6.61亿元。

光伏组件板块

组件销售端实现出货 5840MW,较2019年同期增长 37%。其中,海外高毛利地区组件销售增长显著,对净利润增长做出较大贡献:北美地区出货 1071MW,增长超过238%;欧洲地区出货1720MW,同比增长60%;拉美地区出货 508MW,同比增长162%。

报告期内,500W+至尊组件2月全球首发即实现市场突破, 7月,公司再度发布 600W+至尊组件,引领行业进入 600W时代。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的至尊组件订单已接近1GW。

公司在行业内积极推动基于 210 大尺寸电池的组件产品,加快夯实基于大尺寸电池的先进组件产能规模优势。预计该公司在明年年底的电池总产能达26GW左右,其中210mm 大尺寸电池产能占比达到 70%左右。也就是说明年年底的大硅片电池产能18.2GW。

公司表示,2020 年下半年以后建设的组件产能均为210组件产能,公司2020年底的组件总产能预计能达到22GW左右,2021年底组件总产能预计能达到50GW左右。

组件制造端,天合率先在国内宿迁、义乌、盐城等制造基地快速布局 210mm 硅片大尺寸电池 和组件产能。义乌制造基地成为全球第一个叠加 210mm 尺寸电池技术的超高功率组件规模化生产基地。

目前,天合已另签订宿迁 6GW高效210mm 大尺寸组件投资项目协议、盐城 10GW高效210mm 大尺寸太阳能电池投资项目协议。计划在 2021年底电池产能合计达到 26GW左右规模,其中210mm 大尺寸电池产能在 2021年底占比达到 70%左右,进一步提升整体制造能力,促进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增加核心竞争力,实现产能低成本高质量扩张。

组件产品研发

HJT 高效组件产品开发:天合随着低温银浆、HJT 设备、双玻组件等各项技术的发展和进步,HJT 技术的电池效率已经可以实现 23.8%以上的量产效率,设备成本和生产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同时因为低温度系数\高双面率 \低衰减等优点,HJT 电池组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高发电量、降低3%以上的度电成本。报告披露,天合光能近期即将完成 HJT 产品的 TUV 认证,并积极进行市场推广。

N 型 TOPCon 电池与组件产业化技术开发:天合光能在 TOPCon 高效电池的产业化方面进一步领先行业,实验室电池效率达到 24.58%,量产最高批次平均效率达到 23.8%。建立户外发电量观测, 实测双面 i-TOPCon 组件发电性能 PR 较双面 PERC 组件(P 型掺硼)高出~5%。

PERC 电池量产技术开发:报告期内,经德国 ISFH CalLab 第三方测试,天合光能使用标准的产业化设备制备出转换效率达 23.39%的 PERC 电池。是当时经过 ISO/IEC 17025 国际认证的效率最高的产业化 PERC 电池。天合光能大规模量产 PERC 电池,且新建PERC生产线电池效率平均达到 22.8%-22.9%。

至尊组件量产技术开发:天合光能的至尊组件自今年推出第一代 500W 产品并量产后,现已研发第二代, 545W、600W 技术储备完成,产品采用 210mm 电池、经无损切割、高密度封装而成, 叠加匹配半片优化的 MBB 技术,经产品测算得出在 BOS 及 LCOE 方面均有大幅下降,同时在产业链导航的内外部合作伙伴均已完成配套产业化生产条件。

智能化跟踪支架电控系统研发:天合光能自主创新研发的智能跟踪控制器 TCU/NCU,集成了双面组件高精度 三维视角系统辐照模型和不平坦地势条件下的跟踪智能控制算法,通过户外实证显示发电量比传统跟踪支架提升3%以上,比固定支架发电量提升 15%以上。

光伏电站板块

报告期内,天合光能的光伏电站业务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且仍在不断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此外,天合光能在今年上半年也获得了近1GW的光伏竞价和平价项目,较去年增长25%以上。

海外的光伏电站项目方面,该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TPG集团旗下睿思基金签署总交易金额约7亿美元项目合同,总规模近1GW,包含35个海外光伏电站项目,分布在欧洲和拉美地区。天合光能将为这些项目提供包括项目开发、设计、采购至建设管理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天合光能的智慧能源板块中,能源云平台业务持续稳步推进,前瞻性布局,在工业物联网、商业物联网和能源物联网各细分领域均有多个实际应用场景和项目落地,并且进入小规模批量应用阶段。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