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正泰新能源陆川:“整县屋顶分布式开发、垂直一体化、储能,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原创 一号团队 

自从国家能源局出台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文件、各地政府积极展开落实之后,国内企业的参与热情被迅速点燃,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担忧和焦虑。

作为分布式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和集成商,正泰电器旗下的正泰新能源会怎样部署新市场,怎样根据新政策、新变化及时调整现有业务形态,从而取得更有效、更具可操作性的结果?

正泰新能源董事长兼总裁陆川,在7月10日的2021瓯江峰会间隙接受了能源一号等数家新媒体的专访。他不仅谈及了整县开发的意义、未来正泰会怎样参与的话题,与央企国企、地方政府协作方式等也已有考虑并在执行中;而且,他也展开话题,对正泰地面电站、分布式、垂直一体化、储能及能源互联网等作出分享。他还预计,之前紧张的逆变器产品及周边材料,接下来会缓解不少。

1、“双碳”目标公布后,国内特别多的央企、国企以及设计院等,都把目标定得非常远大。这种目标下,它与现在传统的光伏装机企业会产生哪些冲突?未来合作上,如何实现共赢,如何更好地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目标?

陆川:现在央国企都提出了较高的清洁能源装机目标。我觉得,他们的最主要优势在于资产规模和融资成本。所以在资产端,他们肯定会成为主流玩家。但从目前来看,光伏项目的背景也在于需要很多技术创新,而不是简单的资产。

就产业配套问题,民企这些方面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在一些前所未有的应用场景上。比如,去年正泰所做的几个海域项目,原来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都有很多原先没做规定或规定不清晰的地方,我们作为民营企业就有天然的灵活性去推动相关法律政策的突破,来实现最终的项目落地。因此,民企和央国企两者的关系是可以互相结合、融合的。

民企的优势,更多体现在机制、创新、产品及技术上;在业务开发上,也存在灵活性。央企是在资产持有下,存在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最后其实这些资产应该是民企和国企联合开发的过程,民企最终获得服务和产品的收入,央企得到的是它想要的绿色资产,我认为这是一个较好的合作空间,而不是“我和你抢项目”、双方敌对的关系。

我们之前做的很多项目,最后也有一些是与央企在合作。但即便如此,正泰都保留了非常高的份额,央企和正泰的股权占比是51%和49%,正泰从来没有考虑要把这个业态卖掉,而是想着与央企怎样共存,使整个电站的收益率提升。因为央企持股51%之后,用它的融资成本,把整个项目的融资成本做了大幅度的下降,项目的现金流也有了很大提升。这对于所有的股东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收益。

2、整县屋顶分布式方案的文件已经下发,正泰怎么调整后续的战略?

陆川:首先,这次能源局的澄清文件已讲了,市场化业务没有停。其实在我们做的光伏项目区域里面,大概不超过五个县有暂时停止、不报备统一规划,大部分的地方还是正常做的。整县分布式方案的出台,各地分布式经销商的内心会有不安,“这东西会不会影响业务”,正泰会继续做好引导。

第二,在各个地区,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试点工作展开后,也会引起广泛重视,一些存在投资价值的分布式项目也可能找到新的投资主体,愿意持有公共事业、工厂和户用项目。目前很多央企表示愿意这样干。但其实,可能央企更多还没算过账,还不知道公共建筑屋顶和工商业屋顶的收益率是怎样的,风险度和收益度的匹配关系是怎样的。正泰的做法是与他们合作,把所有的账算给你看。央企的优势刚刚也说了,在于资产端的投资能力,但是劣势是市场推广能力,而且它一共也没有多少员工,这方面我们正好互补。我们刚刚发布的白皮书就是与国家电投联手的,相信在整县分布式试点的运行上,央企和民企的作用都要一起发挥。前者是做资产的投资与持有,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帮你做推广,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3、各省都在推进整县推进分布式政策,然后部分省份在文件中就是明确写出来是比较推荐“一县一企”的模式,这对我们企业有哪些挑战,怎么破局?

陆川:近日能源局官网上发了五句话,它讲的还是比较完整的。其中有一句叫“到位不越位”。国家能源局:整县光伏项目不垄断、不审批、不暂停现有项目、不越位!

其实光伏屋顶项目的整县推进肯定是个好事,因为整县推进这件事推出来以后引起了包括资方、设计、安装、运维等等各方主体的重视,这肯定对推进整个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有好处。在过程里,“一县一企”这是个别区域提的方案。那么现在,我的理解是,能源局希望最好做到市场化主体可以充分自由的竞争,而不是搞一个人为的控制和垄断。

比如说公共建筑屋顶,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散而小、收益率较差,因为公共建筑的单位大部分是事业单位,用电量和用电价格都不是很好。第二个是工厂,工厂基本以私人企业为主,甚至国有企业为主,很难形成命令推开说一定要搞屋顶。第三类就是户用。户用本身很市场化了,老百姓同意就能做,很难通过行政命令来一刀切。所以我们觉得“一县一企”,企业本身综合能力较强的话适合干,如果不是的话,其实地方政府应更多地在政策引导上,来发动公共建筑屋顶、工商业屋顶和户用屋顶等屋顶业主,让他们怎么有动力去做光伏,而不是由政策强制推动此事。

整县推进的方案定下来以后应会涌现出很多的模式,不存在“固定”一说。在这个地方可能一起是合适的,那个地方未必合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后探索出比较适合整县域推进的方案来做全国的推广。相信国家能源局现在讲的意思就是这个:它不评审方案,各省自己组织实施,实施好以后再来看我们整县域推进是什么样的方式较合适,这是我的理解。

4、能源互联网,正泰在智慧能源管理有很多的创新,目前这部分的优势,能不能跟现在碳排放、碳交易结合。

陆川:我们的专注点在于,更多地从应用场景上提供方案。需要结合比如主流技术认定的一些区块链技术等。我们的数据都采集了,但这个数据的真实性背后能否直接用作交易,这个最终还是应与电网公司有一个开放式的平台的合作,把接入平台的所有数据采集和数据真实性验证放在第三方机构上面验证好。

像我们这样的主体,可以把我们已经做的一些工作和技术的平台共享化,来推动全社会这方面的进展。昨天,我们与国网综合能源集团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了解到我们在分布式上面,特别是户用分布式上面有非常完整的端到端的整个数据解决方案,彼此也更多了解,看看里面的某些环节是不是变成全社会共享的流程,来加速这种流程。特别在未来的整县推进上,分布式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单元,存在新的需求。

5、在农村零碳和乡村振兴等机遇面前,正泰怎样从更高的角度来让农村既能达到零碳,还能振兴,让老百姓既能使用绿色能源,还不能降低收入,反而提高收入呢?

陆川:关于您提到的农村使用绿色能源同时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比较好的例子是正泰安能公司现在着手做的户用业务。这部分业务我们采取了共同开发的模式。比如说河北地区,20多千瓦的屋顶,老百姓每年得到1200元左右的收入,这个收入占他家庭收入差不多20%的比例,实实在在地在提升它的收入。

同时,河北的很多屋顶是平屋顶,上面是不能放东西的,做光伏的时候有一定的倾角,我们直接“平改坡”,让屋顶的防水、防热和储藏等功能都提升了,有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还得到了收入,而且增加当地的绿电产出。这个对老百姓、当地社会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对中国农村的认识是,农村是给我们产粮食的地方,将来农村可能是既产粮食又产绿电,这对整个社会的改善是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也正在探索乡村振兴的区域供能。政府的区域能源站,就是在城乡结合部或者还有改造空间的地方做的。目前我们在湖南,在长江中下游的各个省份都在推广,海南也是。但此业务有赖于整个政府对于业态的认可,第二个就是对于业态的规划和方案。因为这个业态会涉及到好多部门,不像光伏只涉及到能源局为主的政策制定。区域能源涉及到住建、经信等部门,甚至分管的领导都不是一位,所以我觉得全国人民要想推进这个业务,更主要的是机制的建立。我们现在通过自己的力量在某个地方先去协同相应的部门,把这东西给他讲通,讲通以后能推动在某一个点的落地。这样的话,可以请主管机构领导来现场调研,最后变成全国可以应用的方式,这是我们目前可以做的路径之一。

6、乡村综合供能的难点,还在哪里?

陆川:一些分布式的能源应用场景上,想要做到以园区、以小型县城或乡镇为单位做好规划,能供冷、供热、供气和供电等各种能源相互结合好,来实现整个乡村的供电平衡,技术不存在问题。更多的方面是需要政策做引导,并且让规划设计层面让大家都形成共识,且进行推进。最近,国家能源局也提到整县地区来推进这件事,其实也是想从高屋建瓴的角度来把整个乡村和城镇的能源做平衡,构建以低碳为主的能源体系、做总体规划,已可看到这一方向了。

乡村地区的区域供能,更主要是热和冷的供应。因为挨家挨户装空调的效率肯定是不高的。很多人自己做地源热泵,在经济性上也不好。

现在像南方地区,原先冬季不供暖的,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冬季供暖的需求也是一个比较务实的需求。地方政府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我们做的这个业态在正泰集团内部叫能效公司,它是采取一些经济性的技术去做供冷和供热,如用冰蓄冷的方案。其实在我们建立的传感器小镇上,它的园区就有冰蓄冷、水蓄冷方案,夜晚利用比较低谷的电把蓄冷的介质冷冻起来,白天释放,这样的话可以达到“价差”形式的经济性节约。

供冷和供热,更多的是一种能耗的节约和最经济的方式问题,它是一个定制化的方案,很难是有标准化的方案。但供电看,你直接用电做供冷和供热,需要做很多的工艺改进,如果在工艺改进的情况下,你也能做到也是可以变成电气化的方案就不错。所以正泰的能效公司定位做的是区域能源定制化,区域能源站。首先它的分布只解决某一个园区,第二针对这个园区先做能源诊断,诊断完挑一个最有效的方式来做,而不是标准化的方案。所以目前在这个业务上已经做了很多的样板。这个样板包括园区供能以及楼宇的节能结合在一起,这样实现整个园区的规模化的一个节能。我的印象里,一幢楼的7层楼以下可以做到建筑本身的净零碳,建筑园区产生的能耗和建筑用能基本可平衡。建筑用能主要三方面:照明、空调、电梯,把这三样的能耗基本可以消掉,实现建筑净零碳。

7、几个月前,我跟您交流的时候,您告诉我逆变器极为短缺。现在来看,是否还存在这一现象?有消息说,7月份的话组件工厂的开工率会高起来不少。

陆川:4~6月,其实整个行业的开工率呈现下降趋势,因为随着硅料成本的上升,组件的开工率是不断下降的。在这个过程里,明显能感觉到户用市场的销售业务(不包括共同开发的租赁业务)增速在不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因为老百姓有一个最主要的认识就是,“我下个月装的东西不能比上个月买的贵,不然我肯定不装,我就等”。所以就导致户用全行业的增速在快速下降。这样一来,6月份的逆变器供应量已经超过户用需求,所以6月份户用逆变器的供应量明显宽裕了。如果硅料和硅片成本下降,全国的光伏需求又会起来。我认为这块需求起来最快的应该是地面电站,这类电站对于逆变器来说没有瓶颈,第二个才是户用。

那么,当户用再起来的时候,芯片还是会有些紧缺,但按照当时增速看,到9月份芯片应也有所缓解。所以我总体觉得,如果7、8月份产能慢慢爬坡的话,今年逆变器的紧张程度应有较大缓解,不会像原先预计的可能到9月都很紧张的状态。

8、其它周边原材料对组件的影响?

陆川:当下组件的产能可能也都还没开满,看不出很直接的影响。当然,这也取决于硅料是锯齿状的降价涨价,还是相对稳定的降价。因为如果一旦下来,组件产能一上来,硅料又紧缺、又反弹了,彼此就是不停的拉锯。在拉锯状态下,其实今年其它辅料的瓶颈也不太会存在。

9、现在我们整个光伏行业都在做垂直一体化的事情。正泰其实应该是偏重于电站或者说终端这一块的,这几年有没有一些布局往更上游的地方做一些投入?

陆川:我们做了一些布局,我们这么理解的,光伏产业链最终还是到某个细分产业链的竞争力问题。正泰在制造端主要做的是电池和组件。

在上游,其实今年比如说成本上涨,对于下游企业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对上游产业链的一个认识是,这是需要一个保供的过程。它本身的技术创新在这几年并没有那么大,不管在拉棒环节还是在炼硅环节都没有,更多的是规模,更新的布点。我们的投资机会可能在这些环节里面以参股的方式去参加,参股可以保证在供应最困难的时候我能拿到不比别人贵,而且能拿得到这些原材料,来保障我下游的业务,这是我们的目的。

但是,在上游材料严重过剩时,我又有选择成本最低的供应商的机会,保证下游细分市场的竞争力,这是我们目前对产业链布局的基本安排。我们在上游是有布局的。

10、“十四五”期间,正泰新能源在电站建设方面有什么预期?

陆川:我们对“十四五”的预期应该是,整个行业前面会适应“十四五”的要求,可能还会做一些路线探索。前面一年甚至到一年半的开发量,全社会会减速,但后面又会提速,这与当下(因成本上升而助推)的情况较接近。但从我们的目标来看,整个“十四五”期间,我们希望是在地面电站上能做到10GW开发量,相当于平均每年2GW,前面肯定少一点,后面更多。

第二,在户用领域,在去年新增装机约2GW的基础上,今年的装机容量还将快速增加,户用开发量非常可观。

户用角度,我们目前看到社会上对光伏户用的应用场景其实越来越友好,越来越接受。我们相信,在“十四五”期间,户用空间是非常大的,我们上次分析过:按照全国可能会有1000GW的规模,目前才做了非常少的一部分,那么还有很多倍的空间。而且随着系统成本的下降,以及一些轻质组件和BIPV技术的提升,空间有可能进一步释放,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应该可以提前让社会做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

11、山东当地已经提出了共享储能的概念。从市场主体、利益主体,收益方式等方面看,山东的模式能够成为能源储能领域的未来发展主流吗?为什么?

陆川:我觉得短期内其实共享储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电网公司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因为电网公司对一个微网,或对一个配网里面,哪些需要布置储能,它的信息是最充分的。

我们作为电源点的建设者,配置的储能只能依托于自己的电源点。这个储能的经济性和效益、效率肯定不是最优的,电网公司是最优的。电网公司也跟我们探讨过这个方式,希望是在它选择的最好的介入点建设一个相对规模较大的储能系统。这个储能系统,是来平衡整个电网包括所有的清洁能源接入的。那这个时候清洁能源的投资者不用自建储能,而是向电网租赁一部分储能的资产,那么这个交易的容量,保障你的并网和消纳。这个方式肯定经济效益上是非常有效的。但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我们也希望全国各地有一个先行先试的示范案例,起来以后应该做一个全国的推广。

我认为这个在过程中,其实网侧的储能应该是效益最高的。目前网侧储能没有一个直接的政策来让网侧的储能投资者,比如像电网公司进行全社会的成本分摊,那么刚才这个方式就是让使用者进行分摊的方式,我觉得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折中方案。

正泰已经布局储能业务两三年时间了。那么目前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正泰主要的特色是在系统集成和产品交付以及未来的储能系统运维。我们希望通过储能的结合,来解决清洁能源间歇性的特点和问题。

12、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的全国碳排放权的市场交易,您对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全面启动有什么看法?对于正泰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陆川:对碳排放权交易这件事情上,应该是全社会的共识。因为像欧美其实对于碳排放权,包括产品的碳足迹很早就开始做评估了。以后随着对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将来产品出口上面,很多可能会有碳足迹的要求甚至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我们认为碳排放权交易的推出肯定首先是利好,大家意识上会更节约、节碳,否则成本会更高。而且,它会催生一部分技术,对于碳捕捉的技术或者节能技术的应用。更主要的是这对清洁能源的从业人员,像我们做了很多清洁能源的电站的,是非常大的经济上的鼓舞。因为通过交易碳排放权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大家知道,我们做的工商业电站,在业主使用时,它的场景会发生很多变化,业态会发生变化,导致它带来了工商业电站的投资觉得很谨慎、风险很大。以前大家寄希望于隔墙售电,相信未来也会破局。现在还有个方法就相当于碳排放权的交易:如果你有碳排放权,你把这个东西交易给别人,适度的增加你得收益,这样对于抵消你的类似的投资的风险是有很大好处的。这是我们觉得一个非常好的利好的信息。

第二,碳排放交易一定是要有一个规则化的、简便化的原则。我们担心的是如果这个规则非常复杂,申请一个碳排放权过程非常复杂,大家没有积极性了。因为我相信绿电的碳排放权是比较好计量的,因为电网公司有标准计量。还有就是,你原先的批文基本认定你是不是绿电,应该是用非常简化的方式变成区块链的技术能够让你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直接了解能产生多少的可交易的权,这样它的交易流动性就会非常强。那么会使得整个行业快速发展。以前老的那种碳排放机制的认定,从我了解的情况这是非常长的,而且一定要做到非常大的规模才能做这个事情,不利于全社会的节碳,这是我的看法。

能源一号独家,转载请联系后台,得到允许后使用。(部分问题来自同行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