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40天时间,230亿玻璃订单!晶澳科技、东方日升、隆基股份等签下玻璃长单,促大硅片组件有货可出

2月8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13家子公司(甲方)与福莱特及其4家全资子公司(乙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原协议约定2021年的年度采购数量9592万平方米基础上,甲方追加采购乙方光伏玻璃数量2786万平方米,并约定2022-2023年甲方按照46GW组件用量向乙方采购光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104亿元。

隆基与福莱特的长单签约,并不让人意外。3天前的2月5日,金晶科技也公告称,近日企业控股子公司---宁夏金晶与隆基乐叶及其3家子公司签订了《重大产业配套合作协议》(光伏玻璃长单销售采购合同),若是按照近期光伏玻璃的市场均价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16亿元(不含税)。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21年开年以来,不算隆基最新的100亿元长单,也已有多家企业签订了超过126亿元的玻璃采购长单:1月3日,晶澳科技与亚玛顿签订光伏镀膜玻璃的《战略合作协议》,预估销售量不少于7960万平方米,涉及金额达21亿人民币;1月21日,东方日升与福莱特签订采购光伏玻璃《战略合作协议》,涉2.34亿平方米,金额达89.08亿元,再来就是隆基与金晶科技签订的涉及16亿元的玻璃采购合同。多家组件厂商早早锁定高达230亿元的光伏玻璃长单,目前看也是因为去年玻璃供应不足而触发的提早布局之举。

broken image

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环节的上游原料,从去年8月后就开始了价格的一路飙涨,根据市场披露的价格,以去年四季度作为参考节点看,3.2mm 和 2.0mm 光伏压延镀膜玻璃大厂主流报价分别从 35元每平米、 28元每平米,大幅涨价至42元、35元。

光伏玻璃暴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近年来双面双玻技术的发展,光伏市场对光伏玻璃的需求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然而2020年1月,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操作回答》,将光伏玻璃也纳入了产能置换的名列中。本来光伏玻璃行业供给端释放周期就较长,又多了政策制约,市场的缺口短时间内不但不能填补,还在不断扩大。

其次,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球光伏玻璃产量近九成,这意味着中国几乎是全球光伏玻璃的“后工厂”,国内光伏玻璃短缺直接导致企业找不到替代市场来缓解需求压力。

然而市场的发展却丝毫不等人,与去年八月暴涨的玻璃一同爆发的还有各大企业的产能扩张,从上游的硅料到中游的组件、电池,扩产如浪潮一般向前奔涌。但玻璃短缺危机仍然横亘其中,玻璃厂商利润大幅提升的同时,对于组件厂商来说并非是什么好事,而是不得不寻求“自救”。

去年11月,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6家主要光伏组件企业联合发出呼吁,指出当前产业链上游的玻璃产能面临短缺,已严重影响到光伏组件的排产和交付能力。接着就有了工信部原材料司召开关于光伏玻璃企业与光伏组件企业供应保障对接座谈会。

会议提出2021年光伏行业玻璃缺口为8GW~10GW,同时因组件尺寸升级以及大硅片比重增加,新建的窑炉满足大尺寸玻璃的需求迫在眉睫。会议使得政府就当前光伏玻璃短缺的情况与企业达成了共识,工信部对光伏玻璃的产能限制政策进行了松绑,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从企业发出呼吁到政策的迅速跟进,侧面反映出光伏市场已经迎来爆发式发展,政策频繁出现利好,行业老玩家马不停蹄地向前,新玩家也趁着东风扶摇直上。提早布局,抢占市场几乎是光伏企业占据市场高地的必备手段,已形成的光伏市场格局是否会被后来者打破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光伏行业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发展风暴。

2月5日,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也发表声明,就此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协会“涉嫌组织部分玻璃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作出表态。声明内容显示,协会将积极配合相关调查,接受行业和社会各界监督。同时,撤回任何有关限产、减产、提前冷修、保窑的倡议,今后不再参与和组织会员企业开展任何违反《反垄断法》的相关活动。这也为光伏组件厂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间接的利好影响。

Nengyuanyihao@126.com,能源一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