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欧洲光伏人,在家拿政府补贴救急

欧洲唯一的太阳能玻璃制造商GMB Glasmanufaktur Brandenburg GmbH(GMB)正因来自中国低价产品的竞争和需求下滑而面临困境,公司已申请短时工作补贴。

短时工作补贴,是德国政府在经济低迷时期为支持企业和员工而提供的一种福利。即:当员工的工作量不足时,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补贴,让员工过渡。这不等于失业金,员工仍然是属于这家公司的。

据了解,GMB是Interfloat集团的一部分,自2022年10月起由印度太阳能玻璃制造商Borosil Renewables控股86%,其余股份由Blue Minds Company持有。

根据Borosil董事Ashok Jain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中的发言,GMB在德国的运营面临巨大挑战。当地需求仅为产能的40%,尽管工厂通过美国和欧盟的订单维持了较高的生产利用率,但这些订单价格较低,且无法完全填补需求缺口。

Jain指出,虽然法国、意大利和奥地利已采取措施支持国内组件制造,但这些政策尚未对整体需求产生显著影响,而德国仍在评估相关政策。由于德国和欧盟缺乏基本关税(BCD)或反倾销保护,当地市场需求受到压制,许多本土下游客户已经退出市场。

Jain补充说,出于欧洲较高的生产成本,公司目前无意在德国进行外包生产。

与德国市场形成对比的是,Borosil在印度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宣布将其产能从1000吨/天扩展至1500吨/天,此扩产举动主要受到印度财政部设定进口参考价格以遏制来自中国和越南的廉价倾销进口的推动。

前Meyer Burger CEO Gunter Erfurt在LinkedIn上批评德国政策对本地产业的支持不足,无法与中国的高补贴产品竞争。他表示:“太阳能是新的石油,我们却100%依赖中国,这简直是疯狂!”

对此,Borosil董事长Pradeep Kheruka回应,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能为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本地产能提供明确的政策方向。

什么是短时工作制度?

以欧洲地区的德国为例,当面对各种危机时,会实行所谓的“缩短工时”制(Kurzarbeit)。政府贴钱为雇主减负,雇员也可以安心使用“短时工”制来自救。

如果申请成功,那么雇主只需按照员工实际的工作量,支付少量工资,不足原工资的部分,由德国劳工局补偿这部分工资(税后金额)的60%。有孩子的员工会更高一些,达67%。

所谓“短时工”,是指在雇佣关系中减少企业全部或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长,存在于德国法律中已有百年,自1910年以来几经修改完善,成为德国诸多灵活就业政策中的一种。

举个例子:若某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员工的劳动力,容易让企业陷入困境或大量裁员。因此“短时工”制度允许企业在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削减全部或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间,在此期间,雇主按实际工作时长支付工资,进而压缩成本,还可以根据需求变化灵活调整劳动力投入,使企业在经济低迷期得以生存。对雇员来说,得益于“短时工”补贴,其实际收入不会出现骤减,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得以存续。

如果某个德国员工正常工作的净收入为每月2000欧元,现在因为工时缩短了,那么企业要支付员工1000欧元工资,余下的600欧元甚至更高一点,由政府来出资。假设该补贴不足,那么还申请基础救济金。

企业要想在联邦就业局申请短时工津贴,必须是这家雇主至少10%的员工无工作可做,或只能从事短时工作。同时,从事短时工作员工的工资必须比之前减少10%以上,或能得到补助。(部分内容来自北极星和中德橡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