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欧盟禁令:拒绝强迫劳动的制造品进入欧洲;避免光伏保护主义

近日,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了一项临时条款,禁止那些使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进入欧盟。

该协议是由未指明的“谈判代表”达成的,但必须得到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的批准。新规则将于批准后一天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欧盟成员国有三年时间来具体执行协议。

欧盟议会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根据协议文本,如果涉及第三国,欧洲国家当局或欧盟委员会将调查企业供应链中涉嫌使用强迫劳动的情况。如果调查证明使用了强迫劳动,当局可以要求相关商品从欧盟市场和在线市场撤出,并在边境予以没收。" 。被没收的产品将被捐赠、回收或销毁。

在欧洲议会的要求下,欧盟委员会将起草一份报告,列出存在强迫劳动的特定地理区域里的特定经济部门清单。这将成为评估是否需要展开调查的标准。

新闻稿称:“将建立一个新的‘强制劳动’单一门户网站,以帮助执行新规定。”“它包括指导方针、禁令信息、风险领域和部门数据库,以及公开可用的证据和举报人门户网站。反对强迫劳动产品的工会网络将有助于改善政府当局之间的合作。” 欧洲议会的内部市场和国际贸易委员会于10月批准了该法规草案。

在禁止强制劳动产品进入欧洲的同时,欧洲也在思考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认为,欧洲不应陷入光伏保护主义。与其考虑对太阳能进口采取贸易措施,欧洲不如务实地正视其对亚洲电池板的短期依赖,同时立即着手建设和激励未来的内部供应链。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她希望避免对太阳能进口采取进一步贸易措施,但并不彻底排除此可能性。

当前,关于欧盟是否应实施贸易措施以抵御低价太阳能产品进口的争论,已使制造商和政策制定者之间产生了分歧。

欧洲必须继续部署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资产——这就离不开进口,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内部价值链,优先考虑能源复原的力量。在艰难的市场环境和不稳定的地缘政治格局下,欧洲面临的实现净零排放承诺的压力日益增大。

亚洲占据太阳能电池板市场的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太阳能项目的“智能”部分——逆变器的生产,则由亚洲、美国和欧洲三分天下。

游说团体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强调,欧盟光伏电池板严重过剩,某些分析师估计未售出存量高达70 GW至85GW,而欧洲太阳能制造商则在努力实现收支平衡,因此双方关系十分紧张。

务实态度

发展本地化水平更高的供应链至关重要,但欧洲必须对这一目标持现实态度。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在太阳能供应链的某些前端环节,包括稀土和多晶硅生产,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超过了80%。欧洲必须务实对待减少进口依赖所需的变革,在制定可行的短期计划时,兼具长远的市场愿景。

欧洲太阳能市场公司Otovo的立场是支持建设没有贸易壁垒的全球贸易体系。2024年2月6日,Otovo与制造商Meyer Burger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广和销售欧洲生产的太阳能组件。与此同时,双方签署了一份请愿书,呼吁在德国政府正讨论的Solarpaket 1草案中加入“复原力”奖励,以鼓励招标开发的太阳能项目使用欧洲组件。尽管许多下游太阳能企业对该政策仍持保留意见,但Otovo与上游生产商和众多制造商的观点一致。

亚洲公司能生产价格低廉的太阳能电池板,这一事实大体上是积极的。国际贸易依赖于各方都专注于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并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互惠互利。据《光伏》杂志报道,2022年,欧洲新增太阳能发电产能超过40 GW,虽然已尽最大努力,但欧洲价值链上任一环节都无法提供多达5 GW的产品,这意味着对进口的依赖达到了7比1的比例。如果欧洲想要实现净零排放承诺,保持所需的太阳能部署速度,那全球合作必不可少。

价格波动

此类合作与欧洲的能源复原力并不矛盾,近年来的战争和危机扰乱了欧洲的太阳能产业,造成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和发电能力严重短缺,市场风云变幻造成了电池板、逆变器和电池价格的剧烈波动,前几年的成本收益形势迅速逆转。在此背景下,采取激励措施加强本土价值链,显然有利于欧洲建设长期替代能源。在此关键之时,价值链必须包括原材料、提炼和制造,欧洲的目标是保持自己的专有技术,缩短供应路径,减少对少数供应商的依赖。

困难在于,既要发展欧洲太阳能供应链,又不能在短期内破坏光伏的推广,为了双管齐下,既需要全球合作,也需要国内政策支持以建立复原力。我们必须建立双轨式体系,一面支持全球自由竞争,以利于快速部署,另一面要提供复原力奖励,使购买欧洲制造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的消费者受益。正因如此,Otovo支持在拟议的德国法规中纳入复原力奖励。

目前,正是欧洲公司和制造商与欧盟以外的制造商开展合作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时。为加快欧洲能源转型,企业和政策制定者都必须越来越多采用“欧洲制造”的太阳能思维。这是在不排斥贸易伙伴的同时,加强欧洲太阳能产业内部复原力的关键一步。

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下游太阳能产业的当务之急应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根据Otovo最新的市场数据,从2024年1月起,德国每套系统的总成本比荷兰高出16%,比波兰高出54%,英国每套系统的成本则是两倍于波兰,比瑞典高出60%。这意味着德国和英国家庭错过了大量的消费者净收益。此外,德国和英国安装太阳能系统的劳动力成本仍高于荷兰、波兰、法国和奥地利——在欧洲仅次于瑞士,这无疑存在很多改进的空间。

欧盟为确保建立欧洲太阳能供应链的计划,同时在短期内继续太阳能发展势头,就必须采取兼顾当前需求和未来目标的战略。竞争是健康的,通过降低欧洲目前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我们能真正将竞争挑战作为机遇,而不是威胁。我们不应回避依赖进口的现实,但也必须承认,在提高欧洲产能的同时,短期内我们仍需进口产品。

欧盟必须努力简化监管流程,与行业利益相关者合作,确保培养出技能娴熟的可再生能源人才队伍,以及最重要的:必须激励本土生产。筑起贸易壁垒只会阻碍整个欧洲目前正取得的进展,并阻碍欧洲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

内容参考PV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