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爱旭陈刚:不盲目扩产,拒绝同质化且稳步提升价值

作为N型BC量产首创者的爱旭股份,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ABC组件全球已累计出货近12GW,并积极构建“开放协同,价值共享”的ABC生态圈。6月10日下午,“价值巅峰 生态共赢”2025爱旭之夜媒体见面会举行。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等高管出席,就新质生产力、技术创新、市场布局等行业焦点问题与媒体深入交流。

发言人包括: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爱旭股份首席科学家王永谦、爱旭股份高级副总裁盛健、爱旭股份高级副总裁夏恒亮。

broken image

现金流转正,海外业绩获得新增长

问题:公司一季度的现金流有很多的改善,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在BC起势的当口,爱旭作为一个率先坚定BC技术的领导者,如何处理BC投资降本、知识产权保护?

陈刚:一季度现金流确实已大幅好转,其实去年四季度已开始好转。主要原因是团队坚守三年改变同质化竞争模式,基于价值和品牌营销,前期努力在市场获得认可,蓄势进入增长期。

今年第一个季度,公司的ABC组件销售达4.54GW,良好的经营状况让银行对其信心大增,目前经营正常,感谢银行及金融机构支持。未来,公司将通过稳步盈利、权益性市场融资、合资合作等方式,继续提升经营规模、降低负债率。

问题:今年136号文之后,行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现在二季度快要结束了,能不能介绍一下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销量预期以及目前的规划。

夏恒亮:目前一季度ABC组件销量4.54GW,预计上半年销量将明显超去年全年。公司保持满产状态,且目前看起来ABC在高价值市场的接受度与认可度是超过我们预期的。未来公司要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继续深耕海外高价值市场,希望用1-2年左右的时间,使海外销售占比达到65%左右。

陈刚:除了销量外,我们也很关注产品价值。随着欧洲订单占比提升进一步优化公司盈利能力,从而争取今年大幅改善经营状况,尽早走出光伏周期。

问题:未来全球市场布局会有什么样的调整。对于未来ABC组件在国内市场市占率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夏恒亮:

一、全球布局策略:秉持全球化与本地化,已建成七大地区部(除北美),当地员工聘用率超70%,贴近客户需求与服务。

二、销售占比目标:期望未来1-2年内实现海外销售占比65%,国内占比35%,目前正朝此目标努力。

三、定价逻辑:依据为客户带来的价值,按公司与客户共享利润的模式,区分场景、产品、地区进行差异化定价。

问题:ABC产品相比于市面其他产品,在海外和国内分别溢价怎么样?未来盈利性有何展望?您认为技术优势带来的超额盈利可以持续多久?

夏恒亮:公司产品定价基于与客户共享价值的逻辑。在全球最高价值的欧洲户用市场,ABC产品通过高效率、全黑美观、高可靠性等优势获得了较TOPCon竞品高50%以上的市场价格,并且产品供不应求,在其他国家和场景中,ABC的溢价也普遍在10%以上。

未来,公司将持续在产品差异化研发生产上投入,围绕效率、可靠性、美观及智能性四个方面来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优化销售结构,加大海外市场占比,长期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技术突破:ABC技术引领光伏新质生产力

问题:您觉得爱旭ABC的核心专利壁垒有哪些?

陈刚:第一,爱旭的ABC技术沿着原理性专利,在硅片、电池、组件上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专利闭环。两步法工艺覆盖HBC等衍生路线,硅片、电池、组件专利形成体系。第二,量产技术层面,爱旭一直强调的是可交付效率。爱旭从中试线产线97%的良率,到10GW基地整体97%的良率花了一年半时间,而量产线97%提升到98%左右良率又花了一段时间,所以ABC的量产技术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同时,爱旭也是全世界唯一可以量产非银的铜互连组件的企业。

问题:我想问一下王博,未来3-5年爱旭将围绕ABC做怎样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王永谦:未来3 - 5年爱旭将从材料和器件两方面,围绕硅片、电池、组件三个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与突破。硅片环节采用吸杂技术,提升超高阻低氧硅片质量;电池端改善发射极P-poly和隧穿层质量,减薄poly厚度以提高电池效率;组件方面进一步优化结构和材料,提升光学增益,包括片间和串间以及电池正背面的陷光方面进行进一步提升,目标是三年之内电池量产效率提升到28%以上,组件效率可以达到26%以上。此外,还将探索ABC技术与光子倍增、叠层等技术叠加。爱旭与澳大利亚先进光伏中心合作的光子倍增技术,预计至少能使电池效率提升1-2个百分点。

问题:之前市场上一直有种传闻,说ABC正面效率高,双面率不如TOPCon,您怎么看?ABC双面率目前达到多少,未来提升的上限是在哪儿,我们会通过哪些手段进行提升?

陈刚:爱旭当前可交付2382标准版型下平均功率665W、双面率80%±5%的地面产品。TOPCon、HJT等在集中式市场虽双面率高,但已接近效率极限,后续提效多依赖组件端,且部分是模仿BC优势。未来3 - 5年,随着光子回收、倍增、叠层等技术发展,这些技术在BC电池上应用能大幅提升发电量,双面率不再是关键关注点,因为正面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远超双面率差异。同时,ABC成本下降快,正面超额功率优势明显。目前双面率做到80%±5%已足够,未来应聚焦电池效率提升至28.4%、CTM提升至98% - 99%,追求正面效率最大化 。

问题:爱旭作为高效组件企业的代表,未来将如何推动行业从"价格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陈刚:电力市场化交易将推动行业向光储一体化转型。德国50%以上的光伏电站配套储能,爱旭在欧洲中标率达80%-90%;大型地面电站将演变为光储系统,正驱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整个太阳能行业在未来,至少从今年开始到未来的几十年都是一个价值驱动型的市场,回归到传统的成熟产业市场。

从价值驱动角度来讲,爱旭挖掘出了很多的场景价值。一是客户愿意为“美”付费;二是安全,爱旭设计了高温抑制防热斑功能,到某一个时间点就不升温了;三是隐裂发电,铜互连的电池在海面飘着,即便是隐裂了也可以保持80%-90%的发电量。此外,爱旭精准地区分出场景价值,针对场景价值去开发高溢价的产品,然后再跟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下游以及渠道商分享价值。

能源一号:光伏是一种标准化工业品,但爱旭ABC组件却在C端市场实现了产品溢价,这让行业很震惊,所以我想了解一下这背后的产品策略是怎样的?未来爱旭将如何引领光伏市场差异化竞争的趋势?

夏恒亮:爱旭ABC组件在C端实现产品溢价,背后策略及未来方向如下:其一,认可光伏行业从地面电站到工商业到户用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未来“万物加光伏”趋势下,C端消费属性将更显著;其二,光伏正从工业品向消费品过渡,爱旭注重挖掘被忽视的情绪价值,如光伏的“美”与结合万物的便利性;其三,产品开发按客户分类挖掘需求、汇总设计场景化产品、给出差异化价值并据此定价;其四,未来围绕效率、可靠性、美观、智能化四点发展。

陈刚:BC技术虽有50年历史,但仅爱旭团队率先实现低成本量产。不尊重知识产权、随意仿制不利于行业降本,因同质化会导致企业无法盈利,进而影响研发投入,陷入恶性循环。ABC路线相比另一种光伏路线更具优势,目前ABC电池组件单位面积成本已与另一种路线一致,爱旭过往降本速度和成果证明,企业靠自主研发创新,而非抄袭山寨,才能推动产业真正发展 。

如何继续降本?

问题:我想问一下盛总,回归到第一性原理,降本也是一个重要课题,爱旭ABC组件的降本规划如何进行?

盛健:ABC组件功率高,已通过无银金属化涂布等技术降本,目前产品价格有竞争力。未来将推进无银化第二代方案,优化新工厂硅片技术、产能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工厂方案,预计下半年新产品成本可与TOPCon打平,2026年成本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陈刚:我们正在建设的山东工厂,电池端成本有信心不高于TOPCon,硅片端每瓦成本低于TOPCon,组件端面积成本接近一致、每瓦成本更低;珠海、义乌工厂虽设备投资贵折旧高,但无银化涂布降本显著。从多方面来看,ABC更具优势。

问题:春节期间义乌基地ABC产线满产,最近几个月接连看到爱旭官宣不少大订单。目前爱旭ABC组件交付的周期是什么样?接下来对产能规划整体部署情况是怎么样的?

陈刚:爱旭ABC组件自去年三季度起持续满产,订单履约率达80%-90%。运营上,目标是实现含海运时间在内的库存周转率低于30天。产能规划方面,在降低负债率的前提下,通过盈利释放、权益性市场融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预计明年末产能最多可达50GW,公司不盲目追求大规模扩产,注重利润和价值。市场布局上,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实现海外高价值市场占比一半,国内占比小一半,其中欧洲市场希望做到30%左右市场占有率,在不同市场挖掘差异化价值。

问题:近期,公司与创维、高景等合作共同壮大BC生态圈,未来围绕ABC生态圈您认为将会有哪些商业模式创新?爱旭是否有好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

陈刚:爱旭围绕ABC生态圈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思路如下:今年秉持在尊重知识产权基础上,构建可持续、创造价值的健康产业生态,持续丰富生态模式,后续将推出新生态模式。

与创维合作,因创维是最大户用客户及户用光伏商业模式创造者,双方合作利于巩固中国户用市场围绕ABC构建商业模式,创维认同ABC专利技术价值并愿分享价值;与高景合作,双方协同研发低氧高阻硅片,上下游合作具有重大战略价值,不仅限于生态价值。

爱旭在光伏技术革新与行业生态构建中的前沿思考与实践决心,让ABC产品已逐步走出前期研发,而正在经历业绩爆发时刻。随着BC技术产业化进程加速与全球化布局深化,其以价值驱动破局行业内卷的路径,或将为光伏产业迈向成熟发展阶段提供关键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