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688223.SH)近期召开了相关投资者内部沟通会,就公司的储能、光伏等领域进行了多方交流。
会议上公司管理层提到,目前一季度末的在售订单高达86亿美元,可见度较高。同时,公司今年将完成40%以上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储能业务有较明显的增幅,手握重量级订单。
1.今年公司产能提升规划以及SNEC期间新品发布情况如何?
SNEC期间公司发布了Tiger Neo的3.0系列产品,最新高效组件可实现670W的最高功率,以及高达24.8%的组件效率与85%的双面率。公司今年将完成40%以上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2025年底前形成40-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升级改造不涉及新增产能,有利于进一步加速行业产能出清,助力行业“反内卷”。
2.公司现在平均交付产品的功率档位是多少?高功率产品相比现有产品的成本和溢价如何?
按照2382mm*1134mm的标准版型,公司升级后组件产品当前交付功率档位在640W-645W,相较于未升级的产品有15-20W左右的提升。得益于更优的发电增益和LCOE测算,公司高功率产品相较传统产品可实现10%左右的溢价,同时随着量产的进一步顺畅,成本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3.今年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同比环比增速较高,如何看待下半年以及未来需求持续性?三季度排产与全年在手订单情况如何?
今年上半年抢装结束后,下半年中国市场需求依赖大基地项目支撑,同时海外市场需求并无明显下滑。长期来看,光伏市场发展须解决电网消纳瓶颈,同时光储配套必要性进一步提升。得益于印太和中东非等增速较好地区的订单支撑,公司三季度排产整体相对稳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规模为85.66亿美元,全年在手订单可见度较高。
4.公司与METLEN集团达成储能战略合作,签署3GWh储能项目,请问该项目交付时间与签约价格如何?
公司与希腊能源公司METLEN集团签署的框架协议,将在智利和欧洲市场部署超过3GWh的储能项目。此次合作基于双方当前正在智利推进的1.6GWh标杆项目,该项目公司供应其G2 5MWh储能系统,价格参照正常市场化水平,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交付。
5.公司目前现金储备与负债结构如何?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303亿元。其中受限资金仅64亿元,较2023年大幅下降41%。未受限货币资金239亿元,占营收25.8%,连续三年增长,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2024年资产负债率逆势降低2个百分点,同时致力于持续优化债务结构,短期债务占比仅16.93%,超半数为3年以上长期借款。结合经营性现金流和投资计划预测,整体资金状况健康、债务风险可控。
6.公司N型TOPCon新的转换效率纪录主要应用了哪些技术?
近期晶科能源实现了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25.58%的最高转化效率,以及182N型TOPCon电池27.02%的转换效率。此次双效率纪录的突破,是基于电池端采用的金属化激光增强、高品质发射极钝化、局域吸收钝化接触等多项先进技术;在组件端,则通过集成胶膜图形技术、SMBB超多主栅技术、反光膜技术等多项关键创新技术及前沿设计。
7.公司如何看待目前多晶硅价格走势,采购何种套保策略?
硅料价格与行业库存水平以及下游开工率动态相关。当前行业呼吁“反内卷”的共识下,推动长期价格修复和供给侧产能出清的积极因素较多。多晶硅价格期货短期波动较大,公司套保策略偏谨慎,仅针对确定性订单进行部分套保。
晶科能源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38.4亿,公司总资产1190.33亿元,归母净资产为309.25亿。报告期内,公司总出货量达到19,130M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17,504MW,硅片和电池片出货量为1,626MW,整体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2.68%。此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20GW。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已投产的高效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26.6%以上,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已达34.22%。公司预计在第二季度的组件出货量将达到20GW至25GW,显示出在平衡出货规模与盈利的同时,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的决心。整体来看,尽管行业面临价格下滑和利润压力,公司依然致力于提升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