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委员会于2024年4月24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模块)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一调查,对于中国光伏企业在上述地区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影响,还不可估量。
6月初,网传消息称天合光能、隆基绿能两大组件公司的部分东南亚生产基地停产。对此能源一号向两大公司了解到了实情。
天合光能目前在泰国、越南等地都有生产基地,网传两个区域的部分产能出现停产。天合光能方面向能源一号解释称: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这个检修每年的年中都会有。
天合透露: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主要面向美国,天合一直以来保持着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但是美国市场的需求受到一些政策环境影响,短期会有一些波动,公司会依据行业和市场的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动态的、最优的调整。美国市场的短期政策波动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是长期来看,以天合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该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未发生变化。
同时天合表示:前瞻性地布局了美国的组件产能和印尼的电池组件产能,均处于在建状态,其中印尼工厂预计2024年三季度投产,且该项目的合资方是印尼国家电力公司。美国工厂预计2024年年内投产。长期来看,天合以更广、更深的的全球化布局和本土化运营,来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应对国际贸易风险。
能源一号发现,天合在泰国和越南建设有光伏产品生产制造基地,拥有6.5GW的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一体化产能。2023年,公司对于越南、泰国基地还进行过相应的改造投资。据了解,公司在美国有5GW的组件产能将投产,未来的多晶硅原料来自欧洲及美国地区。
近日,坊间也传出隆基绿能部分东南亚生产基地也出现了暂停运作的可能性。
一位接近隆基的人士透露,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的组件厂,本周开始逐步关停。上周早些时候,隆基在越南电池片工厂的五条产线,也已全部停工。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能源一号发来了有关情况声明。该声明指出:近日,隆基部分海外和国内生产基地排产及人员调整的信息在网络传播。经核实,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同时,为了实现敏捷智造模式的广泛推广,公司持续推动全球基地工厂的数字化升级和技术改造,因此出现不同区域基地的生产计划调整。在此期间,隆基采取跨基地支援、排班轮休等多种措施,将生产计划调整对员工的影响降至最低,并依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和升级改造进展适时调整排产。
今年以来,行业面临产品价格变化、技术迭代加速和贸易政策调整等多重影响,光伏企业面临一定的经营挑战。隆基将持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升级,坚定看好全球光伏行业的长期向好趋势。
隆基绿能2023年财报显示,马来西亚年产6.6GW单晶硅棒项目预计总投资额为21.25亿元,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投产。另截至2023年12月31日,隆基绿能马来西亚年产2.8GW单晶组件项目已投产,总投资额或为15.29亿元;越南年产3.35GW单晶电池项目已全部投产,预计总投资额为7.57亿元。
目前,主流光伏组件厂商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布局较多。如晶科、晶澳、东方日升、正泰、东方日升、协鑫、尚德等都有涉及。不少公司的产品都是对接出口美国市场。
部分公司,在近年来也已于美国投资布局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以应对美国可能采取的相关贸易保护措施。
事实上,去年以来,各大公司的人员招募在增长。其中隆基绿能,在所有光伏公司中的员工总数最高:为7.5万人,总用工人员增幅为23.87%。天合光能总人数高达4.3万人,同比增长了87%。因此在目前行业产业链价格整体暴跌的情况下,各大企业可能进行用工调整。
另有企业人士对媒体透露,采取不同厂区调动支援方式意味着,一些当地工人可选择办理美国签证后、赴美再就业。美国光伏厂正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而且技术人员的待遇也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