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市场价格逐步平稳后,多家光伏公司二季度收窄亏损、有的也在二季度实现了大幅盈利。隆基绿能(601012.SH)今天称,公司预计今年四季度会扭亏为盈。同时,2026年公司BC产品在总体出货中的占比将达50%,2025年公司组件出货量预计80-90GW不变,其中BC占比约25%。
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5.69亿元,同比减亏。隆基将通过提升产品毛利和降低费用推动经营情况改善。
以下是能源一号整理的有关此次隆基的最新动态和对于市场的认知:
财务方面 :
2025上半年:公司净亏损同比显著收窄,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
今年上半年,受行业产品低价竞争影响,公司主营产品 总体增量不增收,导致经营业绩继续亏损,但是受益于内部 运营质量的改善,多项财务指标出现了显著变化。其中隆基的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下降,推动本期净亏损同比收 窄约5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3.39个百分点,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达92%。 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40%,经营性现金流和毛 利率双双转正。
分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91.61亿元,环比增长约40%,归母净亏损11.33 亿元,环比收窄21%,并实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和综合毛 利率双双转正。上半年整体来看,公司硅片出货量52.08GW,同比增长17%,在硅片对外销 量中,泰睿硅片占比达90%,海外销量同比超过70%;组件出 货量39.57GW,同比增长26%,其中BC产品占比超过20%。
今年上半年,公司HPBC2.0组件出货量约4GW,覆盖中 国、欧洲、亚太、拉美和中东非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产能建设方面,预计到2025年末,公司HPBC2.0电 池产能占比将超过60%。公司自有产能和外协产能目前均在 有序推进。 今年上半年, 公司HPBC 2.0产能处于持续爬坡阶段,因此生产量也是在 逐步提高的过程中,预计今年下半年HPBC 2.0产品出货量 会有明显提升。
根据公司今年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2025 年组件出货量预计80-90GW,其中BC占比约25%。目前公司维持该出货量目标。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硅片和硅棒 收入约34亿元,毛利率约-7%。
扭亏为盈时间表:
公司希望能够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毛利和费用持平。
公司将通过提升产品毛利和降低费用推动经营情况改善。目前费用虽已进入到平稳阶段,但公司会努力降低, 预计降幅有限。另外随着BC产能的持续增加,每个季度BC 产品的销售占比会显著提升,推动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改善。
产能出清怎么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针对“反内卷”有一些明确的 要求,核心是要通过行业标准引领、提高产品质量来促进产业进步和发展。从大方向来看,只有这样才能使光伏行业继续保持技术进步。 在行业产能出清方面,要鼓励技术进步,推动落后产品 和产能有序退出,这样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符合 目前中央倡导的扶优扶强精神。 公司BC产品由于效率比较高,因此在全场景具备优势, 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优势有所差异。例如在分布式场景, BC产品不仅可以节约屋顶资源,还具备可靠性、美观等优势, 这些优势可能给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在沙戈荒地区及人工成本较低的区域,BC产品的溢价幅度会低于在人工成本较高 及土地资源稀缺地区的溢价幅度。
BC及硅片的出货及降本情况:
目前公司每月BC产出约为2.5GW,未来会逐月提 升。目前BC产品主流功率分布为650W-655W。
硅片产品已经比较成熟,在降本方面存在难度。但 是公司内部提出了很多创新方案,预计可以推动非硅成本的 降低。公司泰睿硅片具备技术优势,目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硅片环节目前仍处于市场出清中,未来在适当时候会处于盈 利状态。
根据BC技术提效路线分析,BC产品能够较TOPCon 保持30W的功率优势。在TOPCon产品叠加了更多新工艺后,BC产品还可以保持20W的功率优势,但是TOPCon的 投资额将会和BC技术基本一致。 在叠层电池技术方面,这两年钙钛矿叠层技术的可靠性 在不断提高,商业化的机会也越来越大。虽然叠层技术仍面 临挑战,但相比两年前已经有了显著进步。因此,公司在叠 层电池技术方面也有计划,设定了一些效率和可靠性目标。
海外表现:
总体上,公司会考虑减持在美国合资工厂的持股比例,以符合美国OBBB法案的合规要求。美国市场的政策变化特别快速,当前的情况较为复杂,公司 暂时以美国合资工厂供应美国市场为主。 海外业务领域,海外集中式业务与国内的集中式业务相比,没有较大差异。国内以招标模式为主,海外则以询价、竞价为主, 部分项目也采用长期合作模式。在签单策略方面,各个企业方式不同。如果因为贸易政策环境的变化导致成本增加,公 司会有调整有关条款的诉求,会和客户会进行沟通。并且,
未来光伏增长趋势:
从当前的时间节点来看,2026年光伏需求变化仍具 有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光伏市场一直呈现持续波动的特 点。但是总体来说,预计将和今年维持接近的水平,要实现 显著增长,存在较大压力。但同时也有着很多积极因素,特 别是在全球缺电和电力欠发达地区,光伏需求非常旺盛,增 量非常明显;而中国、欧洲及美国这些较大市场的总体需求 将处于偏平稳的状态。
功能性产品优势:
具体到产品线方面,隆基表示,公司场景和功能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 的,包括防积灰产品、轻质组件、防眩光组件以及其他各种
场景产品。其中防积灰组件最为典型,几乎已经成为普及产 品。公司的防积灰组件较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毛利可以高出3%-5%,这就是产品功能带来的价值。 如果是销量较小的场景化产品,其毛利会更高,例如轻 质组件的毛利可能会比正常产品的毛利高出15%左右。因此, 这些场景产品由于解决了客户痛点,所以客户的反响非常积 极。公司还会坚持在这个方向上深挖,内部也有要求去不断提高这些场景产品的占比,主要是因为这些产品能够给企业 更好地贡献利润。
公司在两年前提出了科技服务的发展方向,也在具 体推进,例如目前已经落地的Hi ROOF S方案。在屋顶光伏 市场,存在成千上万的EPC公司,一般采购标准化组件为客 户安装,在施工质量、后续维保、极端天气抵御能力、防火 灾等方面存在较多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公司推出了Hi ROOF S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采用这个方案,公司开发了独立的渠 道商,相当于为客户提供了一个整套系统,在产品质量、施 工标准化、未来运维以及施工效率方面都有显著的改进。由 于针对客户痛点给出了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公司认为这个 方案具备显著的竞争力,目前正在持续推进。
技术方向及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公司持 续推动BC创新生态圈的建设,并在今年8月成立了全球BC 生态协同创新中心,标志着BC生态圈的进一步扩大。截至 2025年5月底,公司已累计与全球191家合作伙伴展开技术 对接,与44家合作方达成55项合作,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系统方案、氢能、生物质、工程技术7大领域。
截至目前,公司HPBC 1.0电池产能已经全部升级改 造至HPBC 2.0电池产能。 今年上半年,公司HPBC 2.0产能处于持续放量的阶 段。当HPBC 2.0产能开始投产后,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产 能爬坡,因此产能和期间产量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期间出 货量是基于期间产量的情况进行的,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 HPBC 2.0的产量会有明显提升。公司预计在后续可能发布公司HPBC 2.0分布 式实证平台在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银川 户外实证基地的实证数据。
BC是一种平台型技术路线,可以和TOPCon、HJT等 多种技术路线结合,以之作为自己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这 样既能让原先的电池产能物尽其用,也能给下一步技术迭代 更新预留空间。今年上半年,公司在BC电池组件研发和量产层面实现了持续突破。公司BC电池研发效率达27.81%,BC 组件研发效率突破26%,均刷新了相关世界纪录;目前公司 HPBC 2.0电池量产良率已超过97%。
专利保护: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获专利数量3,500多项, 其中BC电池组件专利有480项。公司还通过“自主创新+产 业协作+专利布局+商密保护”的模式,全方位构筑了坚实的 BC技术壁垒。 在电池组件研发效率方面,公司今年上半年继续刷新了 相关技术路线的世界纪录。其中HIBC电池研发效率达 27.81%,BC组件效率突破26%,并在超大尺寸模式下实现了 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3%的转换效率。
上半年回顾:
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高达211.61GW,同比增长106%,约 占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80%,增量主体地位凸 显。 海外市场方面,总体表现虽然平稳,但是区域发展有所 分化。从国内组件出口数据看,我国对欧洲等传统大市场的出口有所放缓,对非洲、大洋洲、亚洲等新兴市场出口量保 持稳定增长,这些新兴市场正成为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的重要 增长点。
产业链价格仍处于底部位置,部分环节价格甚至创历 史新低 产业链价格方面,今年上半年仍在底部运行,尽管受国内抢装影响,产业链价格出现了短暂回升,但是随着抢装结束,各环节价格快速回落,部分环节的价格甚至创历史新低。 因此,光伏行业的大面积亏损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