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劲爆 | 隆基钟宝申:多晶硅价上涨与光伏投资不断有关,产业链不均衡需反思!阳光电源曹仁贤:强配储能前,应先降火电

原创 能源一号 

在6月2日SNEC首个开幕式论坛上,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协鑫控股董事长朱共山、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上迈新能源董事长施正荣、协鑫集团副董事长舒桦等大佬齐聚一堂,都谈及了不少与产业链息息相关的话题。其中钟宝申就强调,硅料价格上涨,上下游不平衡,产业人员有责任。这一说法与此前能源一号报道的相关内容几乎是一致的。

钟宝申就表示,因为这两年加上疫情的叠加、产业链的不均衡,大家对产业链的安全关注较多。去年因玻璃的紧缺,其价格在快速飙升。今年因为硅料的短缺,上下游不平衡,导致硅料价格的快速上涨。

对这个事我首先认为:在这方面,协会可以做一些事情。怎么做呢?就是把我们产业链的现有有效产能、以及接下来一两年要形成的产能,尽量地能够给整个产业及时发出来,当然我们过去光伏协会一直在做这个事。

而且,确实我们产业人员自己也有责任。明明这个环节已经不均衡了,然后我们还在投资,最后无米下锅,你也做不了事。最终你被动地也要等一等。因为没有米放进锅里,也做不成饭,锅可以晚点买。这个是企业自己的责任。今后我希望在评估方面做得更加精准一点,然后对大家有一些提示,相互产业链之间。这是一个我觉得大家要去总结,去反思的。

第二点在企业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方向你去做一些战略性的合作,做一些提前规划,使你自己的“宝藏”能够更好一点。另外一个你觉得这类(产品)确实不够,你可以自己去做。其他的我觉得你就看节奏,产能过剩的环节你就投得慢一点,自己控制一下,这样产业的均衡度会好一点。不均衡是长期的过程,就靠各个企业自己去把握。

在产业链不均衡的时候,大家对价格尤其的关注和敏感。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认为我们一定要关注质量,无论如何我们做这个产业的创新,也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关注。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目前我们的产业链的供需矛盾存在博弈,存在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个别企业在价格管制上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上游的原材料等方面,也引起了我们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另外,目前地方保护盛行,我们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路途上,各个地方要求推高非技术成本,目标任务走歪了。所以目前全国很多地方,每一个省市都叫我们去开一个工厂,不少人都会碰到类似问题,而这在全球都是少见的,这说明我们的生态目标容易被念歪。

刚刚(通威)刘汉元主席提到,制定宏伟的碳中和计划,我们阳光电源也制定了这个计划。我们公司的电量是1年1亿千瓦时,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路径确实也需要科学厘定。其实每个省的电力中所含二氧化碳含量是不同的,安徽就多一些,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0%,青海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就较高。我们用电时不是直接拉一根线过来,所以我们呼吁规则要更加清晰一些,鼓励企业自己实现碳中和。每一个从事电力转换的企业,应该率先完成双碳目标,只有以身作则,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选择。

除此外,我们的可再生能源机制还没有完成建立,我们的价格传导、穿透机制还没有形成。这些挑战都是要在我们未来的5年当中得以解决。

而刚才说到整个行业的脱碳,深度脱碳要靠氢能,当前的脱碳要靠储能。我们总有个误区,我们是做储能的,希望这储能做很多的生意。实质上脱碳的过程,首先是减煤,如果我们可再生能源都脱了碳,我们煤炭装机的比例、发电的比例还是那么多,我们所有装的储能也好,制的氢能也好,都是闲置的。现在是被本末倒置了,希望在电力系统装上储能,希望尽快把电解的氢来启动燃料电池汽车。但是大家没有过一个问题,电力系统总体是平衡的,能量是不生不灭的,物质也是不生不灭的,只有把我们目前还有80%多的化石能源减下去,然后储能的技术,让我们全社会的成本进行下降。而不是哪个省又强制配储能了,配了这个储能也是在那里变成一个贡品一样的,没有建立调度关系等等。我们千万要注意,应该谨慎地去安装,先把火电燃烧降下去,把蓝天白云治理工作做上来。

阳光电源与隆基股份都在做氢能。现在做的话确实很早,但我们甘愿做备胎。但我们产品里面的二氧化碳含量太高了,有1/3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国内。作为技术性公司,我们、隆基和华为都需要一同降本,让国家需要用上这些技术的时候,我们能顶上去,最终实现100%的绿色能源。

协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截至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已成为市场供应85%以上的多晶硅、93%的硅片、75%的电池片、73%的组件。双碳目标之下,我预计到2025年到2028年左右,我们的光伏发电55%将用于制氢,45%用于发电上网。这对我们的光伏发电的发展的空间,更是提供了巨大广阔的空间。零碳清洁时代,随着光伏发电的经济性优势越来越强,以光伏制氢技术日益进步,地球上的沙漠将变身成为能源的聚宝盆。

去年SNEC展会至今,协鑫有单晶220大尺寸的硅片,PERC+,我们异质结电池等光伏前沿技术,各种技术的百花齐放。单晶方面,P型ToPCON电池,异质结电池等主流技术不断地刷新技术。我们的颗粒硅方面,5月29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根据相关核查程序,为颗粒硅颁发了首张碳足迹证书,指数仅为24.7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这是5月17日生产环境部发文以来,颗粒硅获取的国内首张碳足迹权威证书。这个数字大大刷新了德国瓦克之前的所有全球最低,即每功能单位57.559千克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数据。目前每公斤颗粒硅的能耗是18度电,很快将下降到15度电,1GW的颗粒硅可降排13万二氧化碳,较传统工艺下降了74%。各项指标均符合、领先于碳中和的工艺要求。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面,光伏发电成本降到了原来的1/20,就是5%。而风电20年时间只降到了原来的1/3,也就到原来的33%。所以光伏科技创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要超过风电。刚才我们几位专家,行业领袖也说了,光伏发电成本现在已经达到了低于火电,甚至更低的程度。

我在这里说一个例子,中国青海第一个以100%的可再生能源组成的特高压外送项目,其中有2.2GW的光伏+储能+水电系统,现在发的电直接送到河南,它在河南落地价格是多少呢?0.32元每千瓦时,比河南火电价的0.38元还要低6分钱。这可以说是一个在光伏走到平价以后的新突破。如果这样的方式未来在西部青海、甘肃、宁夏等展开,大量的一些无碳能源能够送达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必将构建一个新的无碳的能源体系。

今年大家都充分感受到,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一路上扬,实际上这个行业对于终端的客户,对于下游的客户是产生了很大的困扰,甚至说对下游产生了很大的痛苦,我们要尽快地破这个局,让整个行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良好的生态体系。

以210硅片为核心的产品线,对客户带来的价值较大。由于它的大尺寸、大产出,所以行业的同仁就联起手来,构建的600W+的开放创新联盟。这个联盟的构建是一种尝试,我还记得当时其中几个引领的企业提出基于210硅片的新的光伏产业体系的时候,实际上是有很多的困难的。它的高电流要如何解决?它的大尺寸如何解决?都是个问题。后来我们一起建立600W+的开放创新联盟。大家携起手来,说把我们遇到的困难短板拿出来放在一起,最后我们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解决短板从硅片到电池再到玻璃、逆变器等,都取得了快速突破。

今年1-4月份,整个五大四小电力公司新的招标的组件项目,80%以上都是大功率组件。210组件尤其在今年硅材料上涨的背景下,由于它的客户价值,给我们的终端用户带来的很大的价值,也受到了用户充分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