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营收202亿,出货10.5GW,天合光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飙升;七大核心技术进展全线公布

原创 一号团队 

8月24日晚间,总部基地位于常州、业务遍布全球多个地区的光伏龙头之一的天合光能(688599.SH)发布了上半年财报。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额达 201.88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60.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06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 43.17%。其中,出货量超10.5GW,国内光伏电站系统项目开发达到 1.5GW 以上,海外电站系统项目储备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业务原装品牌系统出货超 500MW。

能源一号注意到,该公司上半年境外业务收入127亿,境内业务74.82亿。分别占比63%和37%。其中,公司光伏组件收入为153.14亿,占比74.86%,电站业务20.39亿,占比10.1%,系统产品和其他业务收入为17.32亿和5.39亿。单季度来看,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营收高达116.7亿,毛利16.54亿,归属净利润为4.756亿。单季度营收创出历史新高,归属净利润也同样获得了史上最大突破。

光伏组件制造与销售业务方面,天合光能持续领先,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光伏行业面临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大宗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运费上涨等多重经营挑战。对内,公司不断优化自身运营管理——制造端,各基地工厂通过提升产品良率、量产效率等关键指标、提升工厂运营管理效率等方式节约成本费用,新项目基地不断刷新项目落成、爬坡满产的速度纪录,运营端合理优化排产与物流仓储安排,降低物流费用;对外,供应链端通过战略性原料储备、战略采购锁料锁价、优化辅料材料技术等积极手段实现产品成本进一步控制,市场销售端与客户友好沟通、重新协商价格,降低涨价对客户的影响。多方协同,共同保障公司经营利润。

产品与产能方面, 公司继续坚持 210mm 大尺寸至尊组件的路线,为产品实现竞争力领先不断优化改进,积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与公司跟踪支架、储能、SVG 等产品业务强协同销售,加速产品市场渗透。上半年 210 组件出货超 5GW,在大尺寸组件产品市场中出货量第一,210 组件需求持续旺盛。报告期内,越南基地电池与组件项目、盐城电池与组件项目、宿迁高效电池项目等多个产能项目快速建设落成,保障公司领先产品产能适配。天合再度强调,公司有序推进210的大尺寸组件和电池产能,预计年底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为35GW和50GW,其中210产能占比超过70%。因此组件在年底的产能预计在35GW左右。

天合的跟踪支架业务,在国内外疫情持续的困难环境下,实现国内外多个大型地面电站产品交付,自主推出的“安捷”、“开拓者”系列产品搭配天合超高功率组件,天合跟踪支架可为电站系统发电量带来大幅提升,整体降低系统发电成本,在公司内部产业业务协同效应。

上半年,随着组件价格上涨,大型地面电站系统业务面临客户取消、推迟项目等挑战,国内电站系统业务获得近 1.5GW 电站开发指标,均较去年大幅增加。海外电站系统业务同时还受到持续蔓延的疫情影响,当地员工克服种种困难,力 争完成项目销售目标。

分布式光伏原装系统业务依托金融配套业务模式、独家的数字化智能云服务体系等全流程服务体系,报告期内销售取得重大突破,“天合富家”原装户用光伏系统和“天合蓝天”原装工商业光伏系统在户用和工商业两个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户用光伏系统出货量同比增长率超过 300%。同时,公司发布了 BIPV 产品“天能瓦”,加速 BIPV 应用落地,全面布局光伏建筑一体化新赛道。

天合也表示,持续在储能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发力,实现国内外大型标杆项目的突破。产能方面,天合储能业务打通从电池到系统的全产业链,形成垂直一体化的竞争优势;户用储能方面,日本户用储能成为首个通过 JET 认证并批量出货的中国公司。

此外,今年6 月,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将围绕双碳目标,发挥互补优势,在加油站零碳能源转型、绿电制氢、光伏材料供应及研发等方面,通过技术、业务及资本层面的协同展开深度合作,推动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与中石化的战略合作,将作为公司在绿色能源新业务布局方面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推进。

公司坚持将创新作为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22,089.09 万元,其中研发费用 33,628.91 万元,同比增长70.16%。上半年,公司获得“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优秀企业奖”等奖项荣誉,并继续以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资质平台建设为契机,主导和参与政府科技项目。

同时,海外研发机构建设项目将支持天合光能完成西班牙智能光伏系统研发中心的建设,是天合光能获批的首个省级海外研发平台,也是天合光能企业创新国际化进程的里程碑。立足电池、组件创新技术研发,一方面不断将创新研发转换为产品价值,另一方面着眼于未来行业发展,积极进行领先技术研究积累,为增强产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与之匹配,公司在智能跟踪支架系统、储能、能源物联网新技术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公司通过大尺寸硅片、高效光伏电池、高体积功率密度组件以及智能跟踪支架等技术研发产业化,打造从设备、材料、产品到系统的全产业链创新,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技术成本。未来,将继续抓住“十四五”新机遇,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实现光伏电池传统优势领域与智能化、光储一体等领域的新突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延伸阅读:

核心技术进展:

公司立足电池及组件创新技术研发,一方面不断将创新研发成果转换为产品价值,另一方面着眼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进行领先技术研究积累,为增强产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1)N-TOPCon 电池技术:公司继续积极开发下一代核心电池技术,TOPCon 电池实验室可量产电池效率可达到 24.5%。新建了 500MW 的210mmx210mm 大尺寸 TOPCon 电池中试线,为后续大规模投产做好技术储备。(2)HJT 电池和组件技术:作为未来高效电池组件方向之一的 HJT 电池和组件技术,也一直是公司的研究重点,公司正在进行 210 HJT 组件认证,已完成 HJT 可靠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有望替代晶硅单结太阳能电池成为光伏技术的新核心。公司聚焦高效钙钛矿/N 型晶硅叠层电池,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不断提升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以实现新突破。

(4)PERC 电池量产技术:公司 166 电池和 210 电池量产效率已达到 23.40%,产品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电池双面率提升 2.5%,组件双面率提升 1.3%。

(5)至尊组件量产技术:研发了 400W 小金刚黑色组件及白组件、600W、670W 大尺寸至尊组件,持续提升 550W 组件功率计良率;通过基于小间距技术的全套可靠性测试,完成相关组件产品认证。

(6)智能化跟踪支架电控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公司持续优化智能跟踪算法,在双面辐照优化和三维优化坡角模型基础上,增加基于多源信息二次校验和控制,设计基于各种极端天气模式下的保护与控制策略,开发智能控制器信息交互、数据分享及远程升级技术,精细化提升复杂气候应用场景下的长期可靠性与发电性能;完成跟踪支架集成 SCADA 应用系统初代版本开发,并在项目上测试验证;基于TrinaTracker 平台的新支架产品通过全球权威风洞检测机构(CPP 和 RWDI)的风洞试验数据(静态动态响应报告、气动弹性稳定报告),优化设计了支架结构的阻尼和频率,降低了50%以上的风致动态响应,提高了低迎风角下的 100%临界风速,多点驱动智能跟踪 Vanguard 2P单台支架承载组件功率可达 80kW,是全球首个获得 IEC 认证兼容高功率 210 组件的2P 多点驱动支架解决方案;基于超大功率组件的智能跟踪系统户外实证平台和智能光伏跟踪系统研究院平台建成运行,并于同期获得德国 SGS 的目击实验室资质,平台测试能力覆盖了 IEC 62109、IEC 62477-1、UL 2703、UL3703 等跟踪系统关键认证项目,跟踪系统产品性能与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7)云平台研发:2021 年上半年,云平台研发的 HPLC 产品已通过 CE 认证,另一款 Gateway正在认证中。另外,云平台自主研发设计了两款高性能产品:智慧能源终端 CMS 产品&智慧能源终端DCU 产品。CMS 具有非侵入、低功耗、高精度、低启动电流、小体积等特点,开创国内同类产品的先河,并通过第三方机构 CNAS 认证。

业务板块解读:

光伏产品

深度耕耘20多年的天合光能,其组件产品销往全球 100 多个国家及地区,公司针对不同组件业务的类型采用直销和经销商业模式,并根据市场需求导向,积极投入电池和组件创新技术研发和量产,依托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凭借天合光能优质的设备资源,成熟的工艺经验和产业化优势,深度整合 PERC、N 型、MBB 组件、切半组件、双玻组件、双面组件等电池及组件核心技术,同时根据光伏行业发展需求,倡导成立了“600W+产品创新开放生态联盟”,完善光伏产业供应链生态,与全行业协同迈向 210 高效组件新时代,高效组件产品功率涵盖了 410W、510W、555W、600W、670W 等。

光伏系统业务

光伏系统业务主要包含了系统产品、光伏电站业务。系统产品上,公司根据大型电站建设的需求为其开发了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覆盖地面跟踪和水上漂浮两种应用场景,由高效组件、智能跟踪支架等光伏产品优化集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大型电站系统产品解决方案。

该公司智能跟踪支架解决方案在全球度电成本持续下降的要求下已成为光伏行业探索降低度电成本的重要途径。公司自主开发的智能跟踪算法匹配 210 系列双面组件,弥补了传统天文算法的缺陷,在跟踪支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及行业发展要求,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在提供高效光伏组件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家庭光伏、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已经拥有超过 1000家优质经销商,并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户用、商用系统一体化的共享能源智能云平台,也为分布式用户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售后和远程运维服务,确保分布式用户能够获得全过程省心无忧的消费体验。

电站业务:随着光伏行业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全球大型能源集团及光伏企业纷纷加快了项目开发建设的速度,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的市场得到快速增长,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系统集成研发能力、丰富的集成经验,围绕度电成本最优化,为客户提供从开发、设计、建设交付、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通过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 LCOE 最低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运营、销售业务,通过优质的系统集成能力为电站投资商大幅提升光伏电站投资回报率,并通过公司的全球市场渠道,业务遍布全球。公司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电站开发项目,为公司未来光伏产品业务、系统业务提供持续性业务发展保障。

智慧能源业务

智慧能源业务主要由光伏发电及运维、储能智能解决方案、能源云平台等业务构成。光伏发电及运维业务是指为光伏电站发电收入及系统日常运行提供维护服务,并以能源云平台为依托,以先进的检测监控设备、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基础,进行智能化的光伏电站运维工作,主要包括电站管理及日常运维、检修以及运维作业的记录与分析工作。

储能智能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电力能量时移,促进电力能源结构性需求的高效利用;通过调峰调频,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在全球风光储能市场及户用储能市场,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力争产品领先,深化重点客户与供应商在战略层面的技术与商务创新合作,持续提升交付能力,争取更高市场份额。能源云平台等新业务不断开源积累客户资源,在持续打造核心能力、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项目落地与销售,并尝试新的发展和商业模式。

能源一号独家,转载请联系后台,得到允许后使用。

所有文章
×

还剩一步!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