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晶科能源:2023年50%的产能来自N型组件,明年目标10GW

一号团队 能源一号 

组件龙头晶科能源(JKS.NYSE)日前对外表示,正式对外推出了2021年的旗舰产品——高效Tiger Neo组件系列,已实现该系列的N型 TOPCon双面组件大规模量产。

Tiger Neo的N型 Topcon双面组件,基于182mm尺寸,结合多主栅以及半片技术降低内阻损耗,并且采用圆丝焊带获得更好的发电增幅,使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30%。该系列的组件首年衰减低于1%,且保证30年后输出功率不低于原始输出功率的87.4%。

作为N型的TOPCon系列之一,TigerNeo在性能、功率、能量密度和可靠性方面全面增强,其量产输出功率最高可达620瓦,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2.30%。

以下是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与能源一号等媒体做的现场专访问答,全面阐述了这款新产品以及未来晶科在Topcon方面的一些想法。

N型为晶科下一代主力和拳头产品

能源一号:目前晶科N型组件的出产、生产条件具备得怎么样了?上半年和今年出货情况如何?

答:目前晶科的N型技术已克服了产线导入的技术关、良率关和成本关,达到大规模量产的条件。特别是良率,已持平PERC,明年的N型产能在10GW左右。

能源一号:未来P型和N型的比重,会呈现怎样的分布?主要是指销量和产能。

答:明年10GW的N型产能,占晶科全部产能的20%~25%左右。2023年时,N型的比重会上升至50%以上。

能源一号:N型在晶科的整体技术战略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公司预计N型在未来的全球销量分布会怎样?比如说中国占比多少,海外哪些地区占比会比较高?海外的接受程度如何?

答:N型的Topcon是晶科下一代的拳头产品,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在前期产能有限情况下,我们还是先满足溢价市场的需求,等到产能进一步释放和占比增加,就会完全切换。我觉得在未来至少两到三年里TOPCon有它的的趋势。明年总体产能肯定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大部分都会有N型。

媒体问:今天的Neo应该是用182的尺寸。所以TOPCon前面更多做的是158的到182的?它在技术上有什么难点吗?

答:没有(难点)。因为它与PERC非常相似它有很多设备、设计理念都是PERC一代传承下来的。PERC大尺寸已提供了很成熟的样本,我们都有验证。

媒体问:N型组件所使用的硅片,供应链情况如何?

答:更多是用自产的硅片。

媒体问:晶科怎么看同行公司对Topcon业务方面的布局。

答:有的厂家会选择不同的路线。晶科对于Topcon的决心更大,明年直接上10GW。整体来看,我觉得头部企业都在布局TOPCon。明年的TOPCon整体产能是40GW,我们晶科就10GW,剩下的30GW肯定有人在干,这也表示头部企业都有在做,只不过大家没有去讲或者是去拿出来。其中原因之一是,可能有些参数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比如说良率、成本或者说性能等,还没有获得预想的结果。这个需要一定的摸索时间。

另一方面,我觉得40GW(明年的产能)还是偏保守的。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带来的是大范围的东西。如果到2023年,80G的Topcon产能,成本差异会更加明显,降本效应会凸显很多。

媒体问:现在市场的新技术走向上,大家会对比TOPCon、HJT。你们怎么看?

答:还是回到是前面一位专家的说法,对方讲得很对。

一是组件选择和工艺选型,这两点很重要。第一点就是效率。效率来讲,TOPCon和HJT不相上下,理论上来讲TOPCon更胜一筹。

第二,可获得性。可获得性也就是说你要做得出来,而且要做到它要的成本,这个成本来自于效率、良率。TOPCon在未来三年里,它一定是最容易获得这两项,这是相于HJT来说的,简单而言:一个是梦想,一个是现实。

拉近现实看,对电站方而言,比如说,现在的TOPCon产品、技术,是从PERC转过来更容易获得的。那么,电站客户就会选择TOPCon,就会选择主流。

当初为什么是先从多晶到PERC,而不是从多晶到TOPCon呢?因为PERC相对N型来改更容易实现。那么,PERC现在而言,是一个“过渡”,然后组件产品走这样的迭代过程。

媒体问:您怎么看海外市场的接受度。

答:嗯。对于我们终端用户来说,我们用的是TOPCon或者HJT,是需要关注的。但对海外的客户来说,它并不关心你的技术是什么,客户更需要知道N型能带来什么样额外的增益?你的组件功率、效率更高、衰减发电率更好了呢?他需要直观地去做经济测算。

另外,我们讲未来推广N型技术,大规模起来之后需要什么条件?对于客户来说电站需要做融资性。像我们的PERC组件,要做大规模的出货量产,包括历史电站记录等,都是有的。对于N型来说,目前市场规模是不是足够?电站客户去找银行要这些融资的。所以目前晶科也在积极地推广N型产品,让其有更多的市场规模的量。这个点解决之后,N型在未来绝对是明年及以后三年,都超过我们的想象。

新品哪些重大亮点?

能源一号:晶科这次新品的主要亮点是什么?与过去相比,技术是否有了新的突破?为什么?

答:从P型转向N型,预示着PERC时代的谢幕,N型TOPCon的正式接棒。两者是不同的硅片、不同的电池工艺。这不仅仅是之前的尺寸发生变化,而是真正的技术迭代。

这次晶科推出的新品,亮点是高效率,首款10GW量产规模的效率超过22%。该N型组件产品也有更高的双面率,高达85%,对于双面组件,要提高背面15%的发电量,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沙漠电站,未来可能所有的大型地面电站都会采用双面组件。

其三,低衰减,0光致衰。P型的光致衰有1%到2%,首年衰减1%。TOPCon新品是P型首年衰减2%的一半,平均衰减0.4%,P型平均衰减0.55%。

低温度系数方面,TOPCon新品-0.3%/摄氏度,远低于P型-0.4%/摄氏度,全球80%以上的电站所在地区的平均温度是25-33摄氏度,加上组件工作时的升温,也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组件都是在25度以上,最高可到50度,这样P型和N型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发电量差异就非常之大。

能源一号:大家都在做N型,晶科认为N型的准确技术走向应该是如何的?

答:光伏和所有能源产品一样,它们不是花哨的快消品,它很实在,就是看转换效率、成本、可获得性。就是最实在、最现实、对于投资人和客户最具价值的技术。

另外,N型TOPCon产品的应用场景将比P型更广泛,高转换效率、低光衰减、低温度系数、高双面率、更优异的电流、更强的弱光性等,它具备了各种场景下的应用优势,特别是土地面积有限、环境温度高、地面反射率高的。

媒体问:目前公司在做的TOPCon电池,成本比现在PERC有多少成本会有多少的节省?另外想问一下我们良率到多少了?

答:这个感觉是比较细节的一个数据。我们组件的良率,现在已与PERC持平,同时我们也有持续成本降本的方案。最终目的肯定是和PERC做到非常接近,未来甚至更优。

媒体问:是现在就到了与PERC的成本,还是说未来会到?

答:目前来说,这是我们对N型产品的一个目标,即从电池到非硅的成本。从硅片来说,成本本身已经更低了,因为N型的功率比较高,核算到硅片上来讲就比较低。

从组件上来讲,因为N型的功率也较高,所以也有分摊的效应,所以主要的核心还是电池这一块。从去年到今年、再到2023年,TOPCon的成本非常接近PERC的成本,也是有望在2023年做到PERC的成本之下。

目前来讲,若是只算到瓦的话,那单瓦成本看,N型应该说有优势了。就片的层面,目前来看N型与PERC来比的话,略高一点,这主要是因为N型相对是处于一个逐步起量的过程中。适配它的很多有硅料方案,也是慢慢成长的。从制程这一块看,差别不是特别大,因为都是可以去做大尺寸,所以这方面没有什么特大的差别。

媒体问:有友商在TOPCon的良率上遇到了困难,我想问一下TOPCon这件事在良率难点是什么地方呢?

答:别人说有困难,我也不太清楚困难是什么,因为我们都做到了,在我看来都已经解决了,因为我们TOPCon的良率和PERC非常相似,水平基本上一致了,有新老线的差异(包括标准差异),但基本上看起来是一样的。所以说,良率上,我们不会觉得它是一个瓶颈。其实未来效率是一点,但在真正工艺上的良率,是决定能否量产或者商业化很重要的环节。

媒体问:听说晶科的产品良率做得最好。

答:我刚才看到,直播下面有一个问题。在澳洲,销售方不都卖的是N型组件吗?澳洲确实卖的是N型,也是TOPCon的,它是60片的,主要是针对分销市场。

所以,晶科并不是今天才推出这个产品的,其实我们早就开卖了,早就做了。只不过现在觉得Everything Ready。一个是它的良率,做到我们想要的目标了;成本上,做到我们预期第一的目标了。然后,它的规模上再加上现在材料成本上涨,这迫使行业加速向更高效的双面技术转型。所以现在是推N型的最佳时刻,不仅仅是分销市场还包括电站市场。就像刚才讲的,未来地面电站可能就是到90%或者100%配跟踪支架,所以N型是有绝对优势。

媒体问:关于N型硅片来说,有说法是,普通P型硅片通过一些吸杂以及其他的工艺,就可达到N型的应用电池组所需要的品质,您觉得这个可能性大吗?

答:要看怎么定义这个品质。这要建立在电阻率上的。所以说,P型的吸杂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可以提升P型硅片自身的品质。但是,对于P型和N型在硅片这种BOS的说明也好,包括传输性能一点的差异,这是客观物理存在的,还没有办法通过技术做整合进行很单纯的一个提升。

Nengyuanyih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