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川畅银披露了其签署的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暨对外投资的进展,宣布年产4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终止。
2023年9月,百川畅银与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合作协议》,计划在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约14亿元,建设8条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线,打造年产4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
该项目规划新增产业用地约100亩,建筑物面积约6万㎡ ,其中土地厂房建设(包括洁净车间装修、动力设施)投资约3.2亿元,设备投资约10亿元,110千伏变电站约8000万元。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2GW产能,投资金额约8亿元。
然而到了2025年6月,百川畅银与莫干山管委会签署了《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补充协议》,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进建设进度。结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市场情况,为优化公司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项目公司浙江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与莫干山管委会协商,就该项目土地使用权收回达成一致协议。
双方同意按方案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收回补偿,补偿费用分二期支付。首期补偿款在签订收储协议二个月内甲方支付50%(28,921,640元),乙方须提供国有土地使用证变更材料及成长奖励退还证明。第二期剩余50%收储款在2026年2月28日前支付。
从百川畅银近年来的营业收入情况来看,也能侧面反映出其面临的经营压力与做出项目终止决策的必要性。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减少6.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亿元,下降1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52万元,同比减少47.44%。

图表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首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减少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7.53万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1.97万元,上年同期为-280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29.59万元,上年同期为-277.73万元。
在市场地位方面,百川畅银在垃圾填埋气治理细分行业居于前列,但其在光伏电池领域尚属新进入者,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光伏行业近年来技术迭代迅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进入者想要在其中分得一杯羹,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需应对技术、市场份额争夺等诸多挑战。异质结项目前期需要优质的技术加持,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进入且渠道不够明确、销售团队也没有完整搭建完,确实会对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从2025年一季报来看,公司营收略降,扣非净利润和归属净利润有所提升,不过目前在全行业经济形势不够稳定、业绩波动及融资环境不佳等情况下,继续推进异质结电池项目,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更多财务风险。
百川畅银在公告中明确,上述光伏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进,源于项目建设受到宏观环境、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以及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从宏观环境来看,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节奏放缓,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尤其是光伏产业核心材料如硅料、银浆等价格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成本测算与投资回报预期。同时,各地对新能源项目的审批流程、环保标准等也在动态调整,政策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项目推进的难度。
此外,目前组件电池产业价格处于低位,产品总量已经过剩,近期尽管有关部门限制低价出售、限制产能扩张和限制出产等措施一并进行,但仍然还没有走出低谷。这个时候做大笔投资的话,一方面投资方会踌躇,对于制造和项目的带头人来说,也都会重新考量性价比和投入回报。
融资环境的收紧也让项目承压。该项目原计划投资14亿元,需要大量外部资金支持,但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趋于谨慎,银行信贷对高投入、长周期的制造业项目审批更为严格。
这些因素相互叠加,最终使得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进。